合作咨询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锂电池出海丨中国电动车涌向欧洲:“四轮”崛起,“两轮”大赚

2022.10.20

“在欧洲能源转型的关键节点上,中国两轮电动车出海提前进入下半场。”


1、四轮崛起,两轮大卖

造车,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标志,而这两年,中国汽车好像突然崛起了!

两个最新数据,完全可以载入史册:

一是今年前8个月,中国出口电动汽车56.25万辆,同比翻倍增长;

二是今年前9个月,中国出口了211万辆车,首次超越德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

汽车走向“电动化”,让苦苦追赶大半个世纪的中国汽车行业,终于看到一丝光亮,更看到一场人类能源转型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然而,在中国电动车出海赛道里,除了宁德、比亚迪等大佬,还有另一股力量在大力贡献出口增量,那就是:两轮电动车


跟海外“初露头角”的四轮电动汽车相比,中国两轮电动车的品牌出海之路,要走得更早,跑得更快,也赚得更多:

2020年趁势起飞,出口量达1794.06万辆;

2021年增势更猛,整车出口2290.0万辆;

2022年火热继续, 前7个月中国两轮电动车出口额达206.3亿元人民币,有公司表示:半年就把一年的量给卖完了

那么,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当下,是什么支撑了「两轮电动车」逆势增长?“两轮出海”的蛋糕还有多大?下半场还有哪些切入机会值得关注?


2、双碳减排,“两轮”机会

说到两轮电动车出口,中国很早就是世界第一。但是在2020年之前,这个“第一”的意义并不大。

因为除了中国外,全球市场对两轮电动车的热情不大。

在欧美发达市场,汽车普及率很高,大部分消费者没有两轮电动车出行的习惯和兴趣,2019年整个欧洲市场的需求量也就区区370万辆。

而在热衷两轮出行的东南亚,又是汽油摩托车的天下。

再加上欧美对华电动自行车征收临时关税,中国两轮电动车的出海之路一度很迷茫,甚至在2019年,电动自行车的出口量同比还下降了22.6%。

直到2020年,全球疫情暴发,以往封闭的、公共的汽车出行方式,更多被“全敞篷”的两轮骑行取代,一夜之间,中国两轮电动车出口迎来“爆炸式”增长。

如果说疫情的意外红利,为中国两轮电动车出海添了“一把火”,那么欧洲越来越紧迫的减碳需求,则是中国两轮电动车进一步登陆欧洲市场的“诺曼底”:

首先,交通电动化被视为减排的关键手段,在整个欧盟范围内,政府都在通过推出各种税收减免和补贴来推动电动化、鼓励骑行,消费者出行方式和观念也进一步向节能环保转变。

其次,俄乌冲突持续,油气不断飙升,加重汽车出行负担的同时,也坚定了欧盟从根源上摆脱对油气过度依赖的决心。

最后,欧洲通胀及欧元汇率下跌对购买力的影响,也让消费者考虑转向成本更低的电动车出行。

以上种种特定历史因素的交汇,打破了汽油车的统治史,加速推进电动化时代的到来。

据方正证券预测,未来将有60%摩托车由油驱动切换成电驱动,海外市场规模1620亿元;而据欧洲相关行业预测,欧洲电动两轮车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 13.12%(2020-2026 年期间)。

只不过这一次,机会给到了中国这边,两轮电车适逢其会

一方面,中国电动化转型走在世界前列,已经形成完整成熟的产业链,在电池性能和成本上都占据绝对优势;

另一方面,中国整个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的“技术外溢”效应,也在赋能两轮电动车升级。

今年前 9 个月,欧洲电动两轮车(踏板车和摩托车)总销量超过 11 万辆,同比增长 46.1%。其中最畅销的品牌,正是来自中国、被称为“双轮特斯拉”的小牛科技。

而且,据方正证券数据,相比自行车和摩托车分别达到80%和40%的出口占比,中国两轮电动车出口占比不足10%。

这意味着,两轮电动车出海还有很大空间。


3、错位竞争,3个方向

形势大好的同时,也有一个必须冷静看待的事实:今天的欧洲两轮电动车市场,并非无主之地。

前有中国玩家不断入局加码,后有欧美传统摩托车品牌的电动化反击。比如哈雷、宝马、本田、KTM、比亚乔、雅马哈等,都在逐步推出自家电动化产品。

而面对下半场出海竞争,“性价比”不再是中国两轮电动车唯一会讲的品牌故事。

比如,一家叫做“浩万”的年轻电动车品牌。

在国内,它的知名度可能远不如雅迪、爱玛,但是在欧洲,它的市场品牌影响力排名前三,售价是国内同行的10倍以上。

该公司2016年成立,2019年才在欧洲发布首款产品。

当时,相比当时同质化严重、靠拼性价比的一众电动车品牌,浩万从一开始就选择切入高端赛道,进行“错位竞争”。

原本只是“两个轮子上加个电瓶”的通勤工具,浩万大胆增加具备前沿科技属性的应用和外形设计,把电动车变成大号玩具,甚至是科技发烧友的社交工具。

首款产品一经推出,第一年就拿下超7000万的订单;2021年,年营收破亿;今年前8个月,在手订单已近6亿元人民币。

在已有众多头部品牌主导的欧洲市场,一家从零起步的新品牌能够迅速杀出重围,也从侧面印证了两轮电动车“细分市场”的机会。

那么接下来,还有哪些细分领域和新的消费趋势值得关注呢?

至少有三:

1、从“小电驴”,到大功率电动摩托车

数据显示,欧洲对大功率电动摩托车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预计此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增长将在未来几年创造市场需求。

电动摩托车在欧洲有「低功率」和「高功率」版本,高功率电动摩托车可提供超过 30 kW 的功率,在美学上与 ICE 摩托车相似。

近几年很多摩托车厂商开始生产电动大功率摩托车。例如, 2020 年几家以汽油为基础的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 (OEM) 宣布:计划在预测期内推出大功率电动摩托车。

2、从不可拆卸电池,到可拆卸电池

与欧洲电动两轮车市场上的不可拆卸电池相比,可拆卸电池的发展势头强劲。

这是由于欧洲电动两轮车普遍面临“缺乏充电桩”的问题,而可拆卸电池的引入,让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充电,大大提高了出行便利,预计可拆卸电池组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3、从电动车,到智能电动车

相较亚洲用户,欧洲市场市场用户会更关注产品体验,也更加关注品牌本身的科技属性和前沿理念。

然而,相较四轮市场,两轮市场的智能化还处在早期甚至是空白阶段。

因此,接下来除了比拼产品组合、产品功能、环保功耗等参数外,为用户提供更个性化出行需求的智能应用,将会是下一个关键趋势。

而背靠“世界工厂”的供应链优势,智能化、产业化、网联化正是中国出海品牌企业的努力方向和优势所在,重塑全球电车格局,迎接属于中国品牌出海的“下一个十年”。


总体而言,中国两轮电动车出海前景可观,既要保持热情,也要保持冷静。

除了地缘政治、贸易壁垒等不确定风险外,作为电动车的“心脏”部件,大功率锂电池的跨境运输、履约、售后等,也是企业能否安全、合规“越过关山”的必要条件。

在这里,也提前透露一个消息:

谷仓海外仓基于自身成熟的海外仓配服务优势,在多国市场打造了仓配一体化的「超标电池专业仓」,已经逐步投入运营,并很快就要跟大家见面。

谷仓打通超标、大功率锂电池产品的安全保质出海之路后,可满足锂电池海外合规、专业、安全仓配需求,感兴趣的客户可提前咨询了解。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