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咨询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疫情下欧洲情况变缓,跨境卖家可海外仓备货,等待机会

2020.04.10

4月8日0时,武汉在历经76天的“封城”后终于重启,车水马龙的样子令人动容。而在另一端,全球疫情席卷之势进入了至暗时刻。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4月10日8时21分发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确诊病例累计超过159万例。世界贸易组织分析预测,受新冠疫情影响,今年全球贸易将缩水13%到32%,缩水幅度可能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的水平。

全球疫情风暴下的跨境卖家以及外贸从业者接下来路该怎么走?拐点何时将至?国研智库首席经济学家、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基于全球市场态势分析预判,并给当下迷茫中的出口企业提出七大应对之策。

全球疫情下对中国外贸行业的冲击

1、出口降幅明显大于进口。

今年前2个月,以美元计算统计中国出口整体下降17.2%,进口下降4%,出口降幅明显大于进口。深究其因,在当时中国疫情严重情况下多数企业尚未复工复产,出口生产受限延滞。与此同时,大批境外国家或地区以防止疫情扩散为名限制中国货物、交通工具和人员入境存在一定关系。

2、面向发达国家的进出口下降较多。

从国别来看,同期出口下降幅度最大的前10个经济体依次是英国、加拿大、美国、日本、德国、南非、中国香港、澳大利亚、韩国、意大利等,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尽列其中,降幅在18.5%至29.3%之间,远高于出口平均降幅。这也意味着,这些经济体采取的应急措施更快和力度更大,反观进口来看,结果也基本类似。

3、面向疫情高风险地区的降幅较大。

根据3月以来新冠病毒肺炎确诊情况,如果把欧盟、英国、美国、韩国等归为疫情高风险地区,把日本、东盟、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归为中风险地区,把上述以外的国家归入低风险地区。通过海关统计分析可以发现, 1月-2月期间,中国对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地区出口分别下降了25.1%、14.5%和11.6%。其中高风险地区明显高于平均水平,中、低风险地区则低于平均。而从中国进口来看,三类地区降幅上出现的差异和出口相类似。这说明导致贸易下降除了由于中国尚未完全复工复产等原因之外,也有海外地区疫情风险与日俱增所带来的影响。

基于商品来看,受疫情影响出口中大宗原料、食品、生活消费品降幅较大。

进口中机械设备、工业材料、零部件出现负增长,在各类商品中医疗用品的出口较为稳定,进口出现增长。该现象反映了疫情对医疗用品的较大刚性需求。

根据海外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欧洲主要国家疫情增长曲线正趋于平缓,疫情正在进入平台期预计4月下旬开始缓解。随着各国疫情区域的逐步向好,各大跨境平台在“后疫时代”也将会迎来市场份额的激烈竞争阶段,对于卖家来讲会是机遇也是挑战。

欧洲将大概率早于美国率先走出疫情,而国内疫情已经基本稳定,跨境卖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海运备货,海运时间一般在45-60天左右,现在提前做准备,待5月份疫情稳定的时候,大家的产品就已经可以上架销售了。建议卖家可以参考这些进程在经营备货上尽早准备,把握好欧洲五月份的市场机会,尤其在家居场景下的消费品类重点挖掘潜力。

返回列表